离心喷雾干燥技术于50年代末在国内乳品行业开始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乳品行业大约有5%的厂家采用此技术。它对推动我国乳品工业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离心喷雾干燥的诞生
在我国乳品行业首先应用的喷雾干燥技术是压力和两流体技术,当时由于受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等诸因素的限制,仅是卧式、一级、多喷头的形式,其蒸发能力多数在250办驳/丑以下。60年代中期,安达乳品厂安装了一台蒸发量350办驳/丑卧式压力喷雾干燥设备,喷头为7只;1967年援助阿尔巴尼亚,提供的喷雾干燥设备是仿制北京南郊乳品厂1965年由日本引进的蒸发量350办驳/丑双喷头、卧式、压力喷雾干燥器,要求蒸发量150办驳/丑,也采用双喷头;60年代末上海乳晶叁厂首次安装了立式压力喷雾干燥器,其蒸发量为250办驳/丑,喷头仍没少于3个。当时这种多喷头热的出现,主要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占了上风。许多人认为喷嘴的孔径不能大于某一数值,否则,物料就不能雾化。这在当时设备能力小的情况下,必然造成都采用多喷头、小孔径喷嘴生产,最小的喷嘴孔径仅0.5尘尘,这给生产操作、管理造成许多问题,更主要是使奶粉的颗粒细小,冲调性很差,色泽、组织状态也不为用户欢迎。
为解决这一矛盾,许多厂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从多方面寻找生产冲调性好的速溶奶粉,相继出现两段干燥法、添加乳糖再结晶法等的试生产,但终因成本高、不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无法推广。与此同时,出现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土法搞出的离心喷雾机转速低,仅5000谤/尘颈尘)左右,由于线速度低,喷出的奶粉颗粒大,冲调性优于压力喷雾的产物,在市场上相对受用户欢迎。直到70年代末离心喷雾干燥生产的奶粉在市场占主导地位。当时有代表性的几家奶粉厂是松花江乳品厂、查哈阳乳品厂、北京西郊乳品厂、肇尔乳品厂等。
2 离心喷雾干燥的衰退
1980年黑龙江省乳品机械总厂设计了蒸发量250办驳/丑单喷头立式压力喷雾十燥器,1982年在泰来县乳品厂投入正常运行,此后,新建、扩建的乳品厂采用离心干燥技术逐渐减少,一些已使用离心喷雾技术的老厂,扩建也开始用压力喷雾技术,厂家不考虑两种技术同时使用管理上的不便,如富裕县乳晶厂、肇东乳品厂、北京西郊乳品厂、呼兰乳品厂、宋站乳品厂等。一些离心喷雾技术已使用多年的老厂,新安装了压力喷雾干燥设备后,把原离心喷雾干燥设备停用或干脆拆除,如肇东乳品厂,北京西郊乳品厂;8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离心改压力的现象,经笔者改造成功的有富裕乳品厂、松花湖乳品厂、宋站乳品厂和巨浪牧场乳品厂。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人们已逐渐认识了离心喷雾
和压力喷雾,离心喷雾干燥技术在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已动摇,压力喷雾十燥技术已占有绝对优势,可以说离心喷雾在我国乳品行业已开始衰退。两种方法优缺点的争论已很少听到,再也听不到离心法奶粉比压力法质量好的肯定性说法。
这种变化的产生,分析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上的误解
丹麦碍·马斯托思着《喷雾干燥手册》上明确指出离心喷雾干燥法适合于生产颗粒细小的产物。有些人把由于我们造不出高转速离心喷雾机,而使雾化不好的情况下生产的颗粒较大的奶粉误认为是离心喷雾的优点。
(2)离心喷雾干燥设备设设计不 规范
从50-80年代,我国乳品行业使用的离心喷雾干燥设备,几乎都出于土专家之手,没有规范设计。为了少投资,快上马,离心喷雾机多数是土造,热风分配器五花八门,进风不均,无法调整,都存在有"焦粉"问题,几于没有一台达到设计能力,造成和前工序不配套。
(3)奶粉生产的原料性质的特点
奶粉的主要原料为鲜奶,其添加物如糖、乳消粉、豆浆等物质都可溶,和鲜奶混合后不会形成沉淀,经浓缩后粘度也不高,这种物料也很适合于压力喷雾干燥,并非只能用离心喷雾十燥。
(4)单喷头立式压力喷雾设备的出现
80年代初单喷头立式压力喷雾干燥设备出现后,很快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喷嘴孔径大,其粉的颗粒达到甚至超过离心喷雾法奶粉的颗粒,两者产物的冲调性相差无几,离心喷雾法奶粉冲调性好的优势不再独有,压力喷雾干燥法奶粉冲调性差的说法得到正名.